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欢迎致电:综合科:0577-88210217  科研与成果转化科:0577-88232454
  首页 > 信息发布 > 新闻动态
我所永兴基地向全国展示高效生态渔业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3-07-13 访问次数: 作者:丁文勇  图片:   
 

      7月12日,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现场会在温州市举行,各省(区、市)和兵团渔业主管部门代表、农业农村部代表、各省(区、市)和兵团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代表,以及水产专家学者等110人齐聚温州,参观学习、交流探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崔利锋等领导与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现场会与会人员一起,现场考察了海洋水产养殖所永兴基地海水种业、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和数字渔业等科研创新与示范情况。研究所多年全力打造的高效生态渔业特色样板,赢得了行业领导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2020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以来,研究所积极响应,通过种业强基、模式增效、设施增地和技术创新,将海水种业创新与示范、高效生态养殖模式集成创新与示范、尾水治理、用药减量、饲料替代“五大行动”在永兴基地集成于一体,打造了“五大行动”样板。

      一是通过种业创新,打好海水种业翻身仗。研究所重点开展了一虾(南美白对虾)、一鱼(大黄鱼)、两藻(坛紫菜、羊栖菜)、四贝(泥蚶、文蛤、缢蛏、青蛤)品种选育和繁育工作,自主或联合培育了4个新品种和10余个新品系,包括全国首个滩涂贝类新品种文蛤“科浙1号”、全国唯一泥蚶新品种“乐清湾1号”,文蛤新品种“科浙2号”和坛紫菜新品种“浙东1号”,南美白对虾“低盐高抗”和“快大速生”新品系,缢蛏高产、青蛤抗逆等新品系,坛紫菜耐高温新品系以及27椎大黄鱼新品系。系统性构建了从种质资源保存到良种选育、优质苗种繁育再到示范推广的全链条技术体系,为“五大行动”全面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是通过模式创新,树立绿色养殖新样板。研究所研发集成了3大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包括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亩利润达到5000-8000元/亩,较传统养殖模式提高了经济效益20%以上;陆基多生态为高效循环养殖模式,实现全过程资源化利用,养殖尾水零排放,经济效益提高35%,亩利润2.0万元以上,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紫菜冷藏网反季节养殖模式,效益提升20%,推广1万余亩。树立了高效生态健康养殖的样板。

      三是通过数字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所积极抢占数字渔业高地,全力打造无人数字渔业新范式。建成了全省首个海水数字渔场,通过精准投喂、环境调控、行为感知等技术加持,实现对虾无人数字化养殖,劳动力成本下降80%,实现年亩产28万元,也从源头上推进了用药减量、饲料替代行动,用数字化为“五大行动”增动能添活力。

      四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全过程资源化利用。研究所近年来研发养殖实用新技术16项,制定养殖技术规范12个,建立了3套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原、异位处理技术,集成创新了生物滤坝、光合细菌定向培养、生态浮床等10余项轻简尾水处理技术,实现“一投入、全利用”,全面支撑全省健康养殖和尾水治理行动,成效获省领导批示肯定。

      五是通过服务升级,助力渔民增收致富。研究所始终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坚守为民服务情怀,扎实开展“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以“五大行动”为落脚点,以基地、国家体系站、科技特派员等为平台,实施“百人百企万亩”红色服务行动,每年开展技术培训30余次、派出500余人次、服务上万人次,为地方产业发展、企业做大做强、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蛟虎一行来所调研 下一篇:我所编制的《龙湾区互花米草综合防治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评审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渔业环境与生物安全检验监测中心)@版权所有进入旧版海洋 

综合科:0577-88210217  科研与成果转化科:0577-88232454  浙江省海洋渔业环境与生物安全检验监测中心:0577-88231983

备案号:浙ICP备10202793号-3     技术支持:杭州兆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